Sunday 30 September 2007

方向正確

三年五個月前,我決定投資基金市場而不是股票市場,除了是受到MPF的影響外(註一),也是受阿媽的影響:她不相信業餘炒股可以發達。

三年五個月後,我基金首次錄得100%以上的Net Gain,平均每年升幅近30%,我相信以我這種沒閒去做股票功課的人,是不可能靠股票來賺這個數目。

三年前,所有人都笑我買基金笨。三年後,笑我的人都跟我去買基金了。不曉得是他們本來是笨還是他們都跟我變笨,總言之是一堆懶鬼笨蛋。

現在方向雖然正確,但不可以做一世懶鬼,明年以後還得從新設計基金組合,否則笨蛋會變窮蛋。


註一:第一分工的第八個月時收到MPF年報,說我蝕了幾百元,深深不憤下我「鑽研」各基金走勢,以作其升值能力的指標,之後兩個月內多番嘗試各種組合,直到被經紀投訴才收手。第一個月就已經追回蝕掉的數目,第二個月有賺。

回家真好

過了兩個月零四日,終於回到自己的家裡,裝修工程算是完成,只差一些細節的修正。剩下的事就是把東西放回房間內和處理所有的費用,不過時間並不長,老是被追趕著似的。難道「快打慢」真的那麼重要嗎?不能慢慢處理麼?

按著自己的使用方法而重新設計了房間,其實這五年來一直都在調動著,可是限於物資問題,把不同的枱子、櫃子、膠箱等組合,總不及一個碩大綜合櫃來得簡潔實用。放棄動用窗台,不再阻礙著外來的光線和景觀,空間感倍增。不過房間的儲物容量是否真的比以前大?設計時我沒閒去計算,只是隨便估計過而已,書櫃、儲物櫃、床底等的空間都是有多大就造多大。唯一美中不足是房內燈光,那盞老爸跑去深圳買回來的燈真的很垃圾,房間比以前更暗了,我寧願要以前那個沒蓋的燈,至少它可以放兩顆慳電膽。

到底有多少時間給我拆箱呢?老爸今晚甫回家就一個勁兒在拆,可是他不是只拆自己的,而是拆我們的。難道放鬆一點慢慢來不好嗎?

同場加映:放假真慘

向公司請了兩天假,拉著中秋翌日和十一國慶,前後共六天。本來是很適合處理搬家的事,可是事與願違,放假的一早就收到電郵和電話,說要緊急追加一堆projects,公司裡只剩下一個有能力的同事,危哉。深圳小隊的能力有多高大家心中有數,要保証品質的話大家都情願自己啃掉所有的projects,哀哉。但這樣做會影響原先的工程進度(原先的也是自己啃回來的projects),難怪上頭會追問為何不把工序全都交到去深圳小隊,但提高深圳小隊的能力非一朝一夕的事,我認為有必要長駐深圳一段時日作深入訓練。遙距教學?開玩笑。

同場再加映:分身都唔掂

搬家,無難度。計劃搬家交樓程序、人手分配,無難度。放假繼續開工,無難度。連續兩日只睡三小時也依然無難度。不過,若以上所有事都放在一天之內就‥‥看我還健在即是說撐得過…吧。

如果一天沒有48小時的話,我會祈求懂得分身術。

Friday 28 September 2007

搬家前五小時

距離正式搬家的時間還有五小時十七分,週三晚因「C+偵探」的殘像而失眠,累我翌日處於「吽吓吽吓」的狀態,差點連約了朋友食晏也忘了。

明明請了兩天年假,但麻煩事總愛挑這種時候光臨:安裝寬頻弄了一個早上,同時大頭目也打鑼般找我,說要緊急交出十個更新程序(後來減至八個),結果苦了全TEAM裡唯一上班的栗子。晚上歐洲的人客也在MSN上找著我,開了近一小時的文字會議,幸好我七時已去了吃晚餐,否則必定會餓暈。

由於今日下午六時要交出暫住的單位,所以搬家的事必須在四五時前完成,並盡快把租住的單位還原。由於時間並不多,在搬運公司到來之前,得先把瑣碎或易碎的東西自行搬走。但在進駐之前,還得把裝潢的氣味除去(聽說那是甲醇,有毒),也要多番打掃清潔,因為可觸摸的灰塵好像掃不完。

公司的事沒完沒了,搬家的事也挺煩人,單是搬動吞硬盤的東西也跑了五轉。

窗外天色漸明,除了車聲外,間中也可以聽到雀仔聲。想起了小學二年時,每天六點三起床的寒冷日子。

Wednesday 26 September 2007

四個月前寫過這題目(參看這裡),今晚唱K時隨便點了基仔新歌《錢錢錢錢》,卻沒有人識唱,或者前半段的現實太嚇人吧,中段被停了。其實後段才是重點所在。

這一首歌不是很世利,而是把現實最真的一面揭示出來,人對錢的需要,錢對人的影響。人需要錢而想盡了法子,工作、股市、權力、地位、名譽是途徑,加班、炒作、搏殺、奸險是手段,但目的?目的是什麼?忘了嗎?是忙於過程而忘記了終點?

「搏殺哪管得太多‭(從前未好過)現在誰斗膽去管我,建立王國無盡擴展大突破」
「講錢 因有錢我更加得志(誰助你去展翅)我早已愛上數字」
「誰能避免講錢 錢啊錢、缺錢不可以(原為了更寫意)我心重千斤卻為銀紙(如像愛‭ ‬未能買到天意)誰都知這照妖鏡照出虛構真摯 money‭ ‬難收買睡意 money‭ ‬難收買情意 money 會迷惑宗旨」

不能同意更多。正如我常說,銀包裡有兩千元和兩百元有啥分別?如果那個差額永遠不能造成任何益處時,它只是數字上的分別而沒有實際價值。見到祖父母輩過身後,剩下遺產有大有細,又如何?每次都是攤分掉,多有多分,少有少分,之後呢?可會「福蔭後人」?一生努力積累的,若只為身後事而預備,不值。哪努力掙錢的原因?自己?父母?愛人?兒女?朋友?

還是先回到原點思考思考吧。

超級星期五

「星期五會送電視上我家,但還沒有梳化、餐桌、椅子,所以到時一家人都要拿著個兜蹲在地上看著個47吋電視吃飯。」這一句話我今晚在兩個場合說了兩遍,第一次是家人晚餐時,第二次是和朋友在卡拉OK房時。第一次聽眾笑了,第二次聽眾也笑了,但似乎這一次大家以為我是誇張的無聊笑話。無奈地,在今晚以前,我也不知道情況將會如此,因為晚餐時老頭子說在搬回去以後,待所有雜物都拆箱收藏好,才讓傢俬店送梳化、餐桌、椅子。

是這樣的表達出現什麼問題嗎?我以為這是將會出現的事實,而更殘酷的現實,就在我回家讀電郵後出現:上頭要求我們要週四早上跟歐洲那兒開會。唉,我的假期(其實也不是休假,而是要搞搬家的事)。

「有幾耐風流,有幾耐折墮」這是唸大學時期末考前用來嘲笑自己的話,大概就是「走堂走得多,唔識就更多」。但不是現在還要應驗吧?我今日只是六時下班。

本週內要搞掂六個程式、本週內要搞掂裝修、本週內要搞掂developer、本週內要搬好屋、本週內要……為什麼所有難搞的事都曉得擠在一起,彷彿週五前就是超級死線、終極一戰、死而後已。

Tuesday 25 September 2007

中秋怪獸

估雨有雲,鐘揪者,鐘你一拳,揪你一野也。是曰鐘揪節快樂,鐘多兩野,揪多兩拳,何不樂也。


今早於msn上廣泛流傳的中秋怪獸,至今看到三個變種。到底誰是原作者?

循例執返首歌(鳴謝栗子捌貳):

 冷暖那可休 回頭多少個揪

 你執到個木偶 沒法解釋點解咁吽

 剛剛去到就到 又更改 不知哪裡開竇

 一堆毛球 原來織野要分左右

悸動的周期

「悸動」是什麼意思?自問中文底子不好,以前讀中文也沒有多看多寫,像這些少見而意義獨特的,大概只靠看見的場合、使用的方法、描述的對象來推測,胡亂安個答案給自己就把它記在「硬盤」裡,運用時也是隨便憑感覺使用。

這大概是一個周期吧,但究竟是每隔十二個月便浮現一個月,還是每年圍繞著中秋前後呢?這大概是一種磨練吧,但心跳得厲害,彿如震動,就是悸動嗎?每次的考驗給生命帶來的震撼以及成敗的後果,大概就以一個變速器來形容也不為過吧:

踩下離合器的一刻,對車子的加速度、速度已經失去了直接控。在轉換的一刻,從檔子拉到空檔時,離開了慣常的操控齒輪。從空檔推入下一個檔子,必須準確而有力,新的操控齒輪也必須運作正常。在放開離合器和踏下油門之間,必須彼此配合而同步。而時間似乎不容許慢慢地調節過去,要一氣呵成。

悸動,不是只對身心造成震撼,尤其是「萬事都互相效力」,以IT角度來說,是interactive,以programmer角度來說,是一堆dot h和lib/dll。稍有差池,以引擎角度來說:死火。

Monday 24 September 2007

乞嗤爸爸廣播劇十一集

今晚聽《乞嗤爸爸廣播劇》,到了第十一集,聽到插曲之一,是張學友的《樓上來的聲音》,從以前一直思想這首曲到底是描述什麼景況的人生呢?有特定的對象還是沒有呢?

樓上來的聲音 樓下來的聲音 誰共誰現在做甚麼 不要緊 喧嘩作樂 為何如此吸引
寧靜時的聲音 彷彿飛不走的蚊 混雜著內心的噪音 今天假日 為何毫不吸引

靜處在家中竟有壓力 就似擔心失去價值 寧願日日夜夜大聲播情歌 真不真實也好過

如何能將工作當戀愛進了又退 從早午晚都拉鋸哪有樂趣 何不躲進浴缸裡痛快地流淚
如何能將戀愛當工作奮鬥下去 如早午晚找不到半個伴侶 何不休假 像清水一般空虛

人為何不開心 想一天到晚興奮 但願做甚麼都滿分 討好眾人 換來自己抖震

本來想highlight幾句覺得有意思的,結果,什麼都沒有highlight出來,原因?我想,如果全部都被highlight了,那和沒highlight有啥分別。

Sunday 23 September 2007

聽,我一定聽

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我一定聽。(轉載自這裡

一個喪偶的男人,在喪禮上,笑臉盈盈的招待來訪的親友,弄得親友不知如何是好,很尷尬想安慰他。他好像很樂的樣子,不安慰他嘛!那來做什麼呢?甚至有的親友心中有點氣憤的想著:「人是不是給他暗算做掉的啊?」但沒人去問這個喪偶的男人。

終於出殯的日子來了,女方的家長實在按耐不住了,在靈堂上破口咒罵這個男人。相處的二十年老婆死了還笑得出來,是不是有什麼內情呢?只見他默默的聽著,不做任何回應,直到罵完了,眾人眼睛全都看著他,等他的反應,他才說:「謝謝指正。」哇咧!他的臉還是笑笑的,女方的家長差點沒氣昏過去,就衝向他面前去,一手揪住了他胸前的衣領,揮拳就打下去了,這個男還是笑笑的。但嘴角己是流出一條血河的了,這時反而是女方的家長心中一陣寒慓,自覺性的害怕了。難道這個人己瘋了嗎?喪事就在一場鬧劇中渡過了,當天夜晚女方的家長擔心早上的舉動是否不當,偷偷的折回偷看這個男人,倒底是怎麼一回事。

只見他抱著亡妻的照片呆坐在客廳中一個小時、二個小時、三個小時連動都沒動,也沒出聲音的,女方的家長不出什麼異常的就回去了。第二天一大早女方的家長又去看了,誰知只見他還是呆坐在那裡,抱著亡妻的照片,這下女方的家長心急了,怎麼說也是二十年的半子,至少關心一下,就敲了門進去了。「門沒鎖的。」他頭也不回一下,續繼抱著照片。女方的家長問:「你怎麼了啊!」這個男人說:「我一生都在忙東忙西的,自認為是為了她好,為她在打拼,她的埋怨我都不曾理會,從沒好好的聽她說一句話,直到最後她病得很重時她向我說一句話:『你可以聽我一句話嗎?』我為了讓她高興,我說:「我一定聽。」

她說:「我知你是愛我的,我也愛你,我要是死了,你一定會哭的,但我不要看見聽見你哭好嗎?你要笑笑的幫我把後事辨好,你一生都沒答應我什麼,就這一次好嗎?」他說完眼中有淚光,但淚水郤不掉出來而是往肚子裡流,因為他答應了她,一生中唯一的一次,我一定聽。

Saturday 22 September 2007

捨舊,捨得、捨不得

朋友們都說他們會很決斷地捨棄那已成過去的,為了積極面向未來,很灑脫,都是針對感情問題吧。但我怎樣老是學不會呢?即使已向前踏進一步,另一隻手還是執著過去,這已經不是瀟灑與否的問題,而是被拖累的問題。那些已過去的東西,其實真的不值得再留戀的!

不說我手持著橫跨十年的五部Nokia電話,單是電腦已經擁有五台了。最古老的那台AMD486DX2-66(1994年)保留至今年七月廿五日才正式被丟掉,原因?只是因為裝修要搬家而暫住的地方已經沒有空間容下那台碩大的電腦,否則不曉得會閒置到何年何月。保留它大概是因為它陪伴著我至會考。另一台古老機子是Texas Instrument於1996年生產的輕薄便攜型電腦(以當年來說)Extensa 900,從97年起它伴著我多次出入啟德和赤立角,於三年後因效能問題而被迫退下火線。長久以來我卻沒有完全捨棄它,反而為了令它可以再跑起來,花了不少時間和金錢,加RAM、加功能卡、加電池等等,大概夠我買一部Wii了,但它的效能問題依然存在。

本來早就該放棄了,有了小黑、有了iMac、又有PDA,它還有什麼用處呢?對,它已是一無是處。

世事就是離奇,今晚經過電腦城某二手筆記本鋪頭,看到另一台Extensa 900,隨便詢問一下,店主便要把它送給我。我抬著它和一個1.4G的厚版2.5"HDD回去,企圖令它和我的Extensa900再次跑起來。可惜,三小時過去,依然回魂乏術,無法令它成功安裝Windows 2000。(圖裡左邊是免費壞MON的Extensa,右邊是我那已升級的Extensa)

可惡!要是我真的想玩玩輕薄便攜型電腦,其實可以花二三千買一部P3級數,甚至花一萬幾千買那些騙女士的8" Vista「PCP」也不是難事,只需要財政大臣批准便可(即是我自己),為啥偏要留戀於這台Pentium 133呢?就是因為它跟我在加拿大相依為命三年嗎?小黑也跟了我兩年半呢。或者我應該花時間於如何升級小黑的HDD,反正它那個replacement的HDD已發出奇怪的噪音了,而且40G早就不夠我工作用了。

捨舊立新,不一定需要很大勇氣吧。真的有那麼難嗎?

晚上去看快要完工的家,安裝跟以前沒有很大的分別,家人的設計和廿年前相約無幾,所有翻天覆地的設計都是我提出的,例如對調原來的SOFA和電視櫃、衣櫃改用趟門、飯廳放個雜物櫃。為何他們仍要拘泥於廿年前的設計呢?難道和我留戀於十年前的筆記本一樣嗎?那即是什麼原因?我自己也說不出捨不得Extensa900的原因,捨不得就是捨不得。可惡!

Friday 21 September 2007

stat of blog posts (2)

今次把其餘三個blogs的posts都加起來,把上個月的「成積」追回來了(升了一倍)。

今天我的MSN頭條是「三次元戦争 一週年加一週 紀念日」,「三次元戦争」把當時的工作情況記錄下來,或者只有我才看得懂,畢竟我是當時人,看這個就如看回憶錄。不經不覺已經一年有多了。工作房內,半邊人事依舊,另半邊已是面目全非了。

這三年來貼了675個POSTS,還有十餘個DRAFTS沒有登出來,平均每三天寫兩個,可能是因為沒有固定的吹水對象吧。當然不排除我只是想多練習打中文字和寫中文已而。例如間中魯吹:

生有時,死有時(註一),砌機有時,鏟機有時,睇波怕加時,DUP code會超時,仆直無限時(註二),好少會準時,做人百合匙,凍食雪糕糯米滋,基仔名曲愛得太遲。


記得阿蟲曾經把自己每天刊登在報紙的文章篇輯成書,那我這個blog也可以篇成書嗎?一年後還有人會看這個post嗎?去年的呢?十年後這個網站還在嗎?或者該說,我會在哪裡呢?還在這兒嗎?假如明天要走,今天要做什麼呢?大概是把一堆資料銷毀並交出所有戶口和電腦的密碼吧,以免日後留下的人會「頭痕」。


註一:在此搜尋這一句可以找到這一頁:
註二:在此搜尋這一句可以找到更有趣的事。

沉溺

沉溺於一首歌,是經常的事,過去五年我一直都用同一首歌來做電腦的鬧鐘,另外一首做電話的鈐聲,短訊的鈐聲也是特定的,即使換電話也不會換鈐聲。最近又沉溺於另一首歌,陳小春的《頭號男友》裡一首名叫「單身傻瓜」的,不足一星期已經在iTunes裡播了一百次。

 偷偷地回頭 看著妳的背影消失在巷口
 我有一種很痛很痛的失落 四面八方推翻了我
 在別人眼中 我應該有種重新開始的灑脫
 也想笑笑的說 祝妳和他快樂 我們還是朋友
 但是我捏緊了拳頭 我恨自己執著 不願意妳變他的女朋友
 讓他安慰寂寞 讓妳給他溫柔 想得我的心難過得快發瘋
 我捏緊了拳頭 我討厭這結果 卻只能像傻瓜一樣的難過
 往後怎麼過 沒有妳陪我

技術層面來說,副歌一段有點難唱,不只是因為它是國語,而是重覆或相似的發音太多,而且有些不常見的字詞。但另一方面,唱K時可以考慮點它,因為第一它的高音不算高,第二它不是主打歌,聽過的人可能不多,走音也不會有人發覺,第三它夾雜著一些少見的字,亂唱也沒有人發現。不過首段有點難入,是缺點之一。

Thursday 20 September 2007

Better, if not the Best

八月中旬,在3專門店買了一部諾基亞6120手提電話,機價一千三百,以當時來說可謂最平的S60 3.1電話,應該令人很高興吧。可是,最令我不爽的是背面的外殼和電池蓋並不level,接口處左右一高一低,經我自行「修正」後,右面算是修復了,但左面依然是高低差0.5MM。沒錯,這0.5MM令我很不爽,電話的手感很重要!而且上一次買E50時落order要黑色來了白色已經很不爽,這一次又出問題,更是不爽(乘二)。

今日見到友人新買的6120,他的也有這個高低差的問題,只是沒我那個嚴重,但他的手機無論正面還是背面,甚至裡面(系統)都是著3的徽號,而我的雖也是從3專門店買,但卻和普通行貨沒兩樣,而且他的手機沒有Bloxx這個遊戲。噢!買桔。原來,我的6120也不算是很差,至少,它沒有人人討厭的operator logos。

但,我還是很想拿去維修,因為公司裡的prototype都沒有這個問題耶!

平得有道理

自小的毛病是做事時「有頭威,無尾鎮」,尤其是大仆直,到了尾聲時總是不知所然,心神彷彿的。但今次不是我。

裝修到了尾聲,星期一晚上去看,錯錯錯!LAN頭和電話頭全錯了,怎麼搞的?打電話找裝修師傅說,他的態度和以往完全不同,闊佬懶理的。說了半句鐘,叫我翌日交低如何駁線的指示。翌日早上,他卻不在那兒,只是主動打電話來,說找到了駁線的師傅,著我跟駁線師傅說。但那師傅老是推說不知道如何駁網線,又說這該由PCCW來做的,說了半天,自爆見過有四個頭的面板,我想,是你懶吧。他倆一唱一和,說到底要我自己去找面板和插座吧。

晚上特地跑到電腦城去找,一反作風,連格價都沒有做,我可是真的沒有那個空去逛一次駱克道呢。終於找到了面板,叫師傅來買貨,他又推說落單時沒有計這個物料,又說要加錢又這樣那樣,無奈下我還是要先找老頭子批准然後自己買。

今天晚上,為了放下這些面板插座,上去了單位看,看著看著,發現很多問題,例如滑門不順暢,油壓床的油壓鉸發出怪聲,五六個抽屜抽趟有問題,都是裡面的screws裝得不正直使抽屜卡著了。

老頭子說要下週五搬回去,那最遲下週四要找清潔工做一次徹底的清潔,我自己也要為自己房多做一次清潔,然後就是搬電腦,再準備翌日的搬屋行動。這麼說來,所有工程必須於星期二前完成(星期三是紅日)。但書櫃門未做好,還有一堆一堆的「小」問題要修正,也要在這不足一星期內把所有毛病問題統統找出來,否則,交樓後那裝修師傅一定「關人」。

這個師傅也老實不客氣,這幾天一直重覆說,以後有問題的話,找工人上門要收一千塊一天,嘩!沒有保養期嗎?還有,原來他的報價單裡有很多物料都沒計算進去,難怪可以這麼平宜。

Wednesday 19 September 2007

阿婆系列

阿婆系列最新杰作,你鐘意邊個阿婆?阿婆睇住?阿婆加食?阿婆爛路?阿婆實浦?

手上還是拿著五年前的「阿婆睇住轆」,依然實淨,電力依然有八小時以上。還有「阿婆實浦」,正所謂「夾住去浦,爽到無譜,邊個最好?阿婆實浦」。

阿婆果然係~勁!

參看歷屆阿婆系列

統計

聰明豆

『聰明豆食聰明仔』,這是十多年前被某人改某廣告而成,記不起那人是我還是同學,只知道這是常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今晚跟某人閒聊,談到劉德華專輯《一隻牛的異想世界》裡的《》,看歌詞感覺不錯,而且歌詞全部用「一」,我說:
「我猜這是國語歌」『不難猜』
「你聰明咯」『少來,這正常人都容易猜到的』二分一的機率嘛
「那我不正常咯」開始胡言亂語
『那你聰明囉』對方也語無倫次
「多謝」已經毫不客氣地收下了

從什麼時候人活著要變得聰明?變聰明是要令自己得到讚賞、認同?變聰明是要令自己得到名和利?還是要藉此承認自己的存在的價值?或者是得朋友的愛戴、討伴侶的歡心?還是只是讓自己變成會解決百萬種難題的解題機器?

用什麼標準來釐定自己是何等聰明?是一百件難題裡能以多快的速度去解決多少的問題嗎?那麼自殺的人以最快的速度解決一個問題(自己)算是聰明還是笨呢?如果能夠解決了一個問題,是聰明嗎?如果解決又帶來另一個新問題,是笨嗎?

聰明仔為何要吃聰明豆?吃了會更聰明嗎?那即是本來不聰明吧,那就是沒有聰明仔咯,那第一句就不完整而不成立了。

未了事

今早為了裝修的事而遲了上班,也是沒法子的事,誰讓我從週末至今都沒有足夠的睡眠。我想,要為睡眠滅赤的話,首先要辭工,第二是要砸爛電腦、電玩、電視、電話,然後吞一箱安眠藥(份量要比自殺份量略少),之後開大冷氣(別忘了要清理隔塵網,以免它製造過大的噪音),封了窗戶,蓋上棉被,倒頭狂睡。如果連續睡七天、每日睡廿小時,應該會復元(吧)。

今日不在狀態,幹什麼事都不起勁,滿腦子只有放工放工放工(另外就是六點六點六點),工作都是拖拖拉拉地做,要不就是洗飯盒吃雪梨,感覺好像……算是郁悶吧。但有一堆一堆的程式項目未完結,每件事都似膠著了,看著看著卻不願下手幹,都是欲了未了、沒完沒了的事。

放工去了電腦城一趟,為了找那些網線電話線的面板和插座。事緣裝修師傅把家裡所有相關的都做成英式電話插座,還說不懂做LAN線,氣死人了。找到要找的,卻又因為未能聯絡那老頭子而無法落單(啥事都要經他先同意,頗麻煩),明天還得再去一趟。又一件欲了未了的事。納悶。

週末被人追問的事,不是不想說,只是怎樣說才好呢?想得太多,居然想到要去唱K。什麼時候會再去呢?這個月以及之後數個月本來都是財赤,幸好姨媽借出了錢救急,但終歸欠錢不還又是一種「未了」之事,很煩人。

不過這些都是可預見有限期的事,最怕是那不可預知無了期之事。

但,又如何?我不是本來就可以承受這樣一籮籮的事麼?去年心情呆滯之期偏偏又接任了新職位,還可以封印感情而一直在衝,何解今天沒有什麼打擊卻像吃了軟骨散呢?一定是生飛滋的緣故。

生痱滋→減食慾→減體力→減精神→軟骨散。

未了事之首:噴西瓜霜。

Monday 17 September 2007

3 dualband airtime vs fee

早前把阿媽的手機月費計劃降至最廉宜的DP1計劃(見下表),還以為可以減少月費開支,結果連續兩個月月結單都超出預算,分別是$231和$145。她當然很憂心,不過,每個月多付一百幾十塊對於我來說不算是什麼壓力,單是每個月的無謂開支已早超出此數了。不過,還是要查清楚到底DP1是否最合宜。以下是從3網站節錄的月費計劃表:

Plan code月費免費通話時間 (分鐘)
基本/心連心
其後通話時間收費(每分鐘港幣)
DP1^$50550/NA551–1000分鐘:$0.02
1001 分鐘以上:$0.20
DP2$801000/400$1.0
DKK$108900/800$0.9
DKL$1381100/1000$0.9
DKM$1981700/1100$0.8
DKN$2983100/1700$0.5
DKO$3883600/2000$0.5
DKP$4884700/1800$0.5

單看數字很難比較,所以,這時間便要灌入Excel裡看看(註一)。我的比較是撇除了「心連心」的通話時間(假定為零),所以你可以說這比較結果不準確,但實際情況是「心連心」用量少得可憐,尤其是我媽的往績。畢竟全港有六七個operators,很難盡用那「心連心」的通話時間吧,除非你把所有朋友都拉到同一個台裡去,然後和使用其他台的朋友絕交。

明顯地,這個DP1月費是很不錯的,在千三分鐘以內不比80計劃(DP2)和108計劃(DKK)貴。而且是按量收費,即少用少付,對於那些用量不穩定但少於千餘分鐘的客戶,應該是最合適的。

既然要比較,就和所有計劃來個長跑,看看什麼時候用DP1會變笨。

用量介乎2200-5700時,用DP1月費計劃會比某幾個大額分鐘的計劃為貴,即是,如果既知道用量為2200-5700(也是撇開「心連心」這麻煩的東西),那用DKN、DKO或DKP應該更抵。如果用量超過5750時,DP1又變回最抵用的。不過,如果一個月傾6000分鐘手提電話,即一百小時,每天三個多小時,我想,手機不爆炸,腦袋先生癌吧。

看看10000分鐘通話後,收費多少:
DP1: $1,859
DP2: $9,080
DKK: $8,298
DKL: $8,148
DKM: $6,838
DKN: $3,748
DKO: $3,588
DKP: $3,138

差太遠了吧。


註一:好歹我已付了千多元買套Office2003,當然要盡用它。不過這種比較,就是Pocket PC 2002裡那垃圾Pocket Excel已足以應付,只差沒有圖表。

Nokia In-device Search

A "Search" program is available for download at Nokia.com. It is, however, not the same "Search" application that built-in on E50. The former one search online, costing GPRS and money. The latter one search locally for SMSs, contacts, files, images, audio etc. Obviously, the latter one is much useful than former one, even one like me seldom run search on phone at all.

It is so disappointing when I found the "Local Search" not available on my 6120c. Not to mention that Zip is missing too. Why would Nokia remove or restrict the availability of these tools? I think it add-value to their products. Tommi thinks so (See Tommi's discussion about not having "Search" as built-in feature). Unless, they wish us to learn how to do searching.

Although I seldom use it on E50 (actually I didn't use E50 as my primary phone at all), I still want it back on 6120. So, I googled nokia "in-device search" symbian and found the download page at Symbian-Freak.com, as well as a discussion about the two Search programs. Seems many people are longing for the local search feature.

Come on, Nokia. Do more and don't let us down! Or else I'll go back to my 8250.

Saturday 15 September 2007

奇怪的心理

今天在整理舊同事留下的檔案,發現了一封很有趣的電郵,禁不住拉了栗子來看,嚇呆了,又笑了,沒事了。

一年前,我只是小卒一名,只顧自己的工作、打瞌睡、寫blog、研究圍棋、和為那無盡又無助的煩惱而發呆。當時有位新同事N來了沒多久就走了,原因不明。一年後,謎終於被打開了。話說某日CTO電郵了N,說要開會討論他的工作,CC了前任頭目和總舵主。這是極不尋常的舉動,一般而言他是不管這事的,這屬於頭目的工作範圍。三天後,N發了辭職電郵,也發了一封上新聞組,內容大致如下:

『向manager發了辭職信,佢即刻肴晒底,我*你丫,頭先鬧我鬧得咁過癮』

肴底?哈,小朋友。大頭目非等閒之輩,不會為這等事而肴底,面對怨氣重的人,他會說:早走早著。小朋友即是小朋友,沒見識過風雨不懂得珍惜太平,更加不曉得爭取機會。不過,這除了引我發笑外,還引起一陣心酸。

為什麼管理層就一定係衰人?壞人?外星人?恐龍?怪獸?魔鬼?為什麼員工要討厭自己的上司?視上司為對抗對象?為什麼大學畢業的OOP編程員,能理解程式裡各class的分工和層壓關係,卻不明白商業世界裡的問責制,責任層層疊?為什麼要是男方提出分手,女方就一定是受害者而男方就一定是衰人?唉,哀哉、悲哉。

責任層層疊:當「爆大鑊」時,總舵主只會召見分區舵主(柄鑊甘是optional),一般而言他不會去召見大頭目、二頭目或者前線人員,因為他不可能有時間去處理每一層每一個員工的事情,尤其是跨層後人數幾何式上升。所以,如果總舵主召見二頭目或前線人員,必定是又大又充滿能量的鑊。至於身為他人上司的,必定對下屬的工作、表現、處事、過錯、問題等等,嚴格監察,不留情面,不管他的出發點是不想背黑鑊、想保持工作質素、還是想提升團隊名氣、甚至是搏上位,結果都會是對公司有利的,而這正是層疊架構的威力,亦是層疊架構裡必然的事。

但這並不代表上司就是壞人,老是被挑出毛病,那把毛病改過來不好嗎?努力學習不好嗎?令自己成為公司裡舉足輕重的人物不好嗎?讓上司和公司無法不愛上自己、不加薪這樣不好嗎?工作最實在的回報,不正是薪酬嗎?金錢雖不能買到成就感,但成就感不能醫肚餓,而每隔四小時除了上廁所外,不是一定會覺餓嗎?何不把討厭上司的氣力,拿來幹出好成績,務實地工作,讓上司目瞪,讓上頭口呆,讓公司嘩然,成就自己終身事業的基石?偏要暗地裡辱罵著上司是壞人,甚至組織其他同事組成打小人團?奇怪的心理。

Friday 14 September 2007

不能死掉的原因

被Symbian S60 3rd Ed. FP1 SDK玩了大半天,瘋得快死,北京的同事安慰說:「哈哈 坚持 你要是死掉我找谁啊」。這就是不能死掉的原因 TT_TT

誰跑得最快

犀利龍、石穿龍、撇科鵰、歌都鵰,哪個跑得最快?

limitation of msn

日子:上星期五。
時間:放工前。
程式:MSN live messanger。
內容:friday, finally。
動作:以CTRL+V的方法把這個MESSAGE狂發出去。
目的:撩人。
結果:第九和第十個發不出去。
原因:The following message could not be delivered because you have exceeded the maximum number of messages per minut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限制?唔係吓化

Thursday 13 September 2007

gone in 10 minutes

孫子曰:『將聽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孫子兵法第一篇 始計篇)

原本以為「七日內有壞即換」只適用於購物,沒想到這也可以應用於聘人上。而當掌權的忍無可忍時,從上而來的手段降臨,是不再帶有半點憐憫,十分鐘內,一張支票,消失掉,完。

小隊全體生還,可能只是個夢想而已。

我一直以為Symbian這一個較偏門的語言難學,所以應該給更長的適應期,所以新人的觀察期也該較長,所以新人表現略為不濟應該可以接受,但原來還是大頭目說得對,第一週覺得不適,就該來個了斷,拖多兩三個月對新人或公司均沒任何好處的,唉,怎麼說成好像墮胎似的?

第二週就為這事抓破了頭,跟上司、朋友討論過多次,意見各式各樣,但結論基本一致,只是我固執,偏要再觀察下去,兩個月來卻只是苦了自己。

如何才是對雙方都是最好的決定呢?該給多少次機會?多少次寬限?多少次容忍?多少次嘔血?是這兒不適合他還是他不適合這工作?自己也曾經多次犯錯、多次遲到、多次打瞌睡,難道說因為我無限量地加班就可以彌補這一切的失誤?到底以什麼來衡量一個新同事的適任性?或者就如孫子所說的將聽吾計這般簡單?

Wednesday 12 September 2007

各有各忙

各:不同也。各各:不同不同的。各各他:好多不同不同的人,他、人。

每天發生的事情可多,世事以秒速在轉,只要隨便拆開電腦看看,裡面的風扇、硬盤每秒轉多少次,數數處理器和記憶體每秒運算多少次,便可得知一二,呃、一零。

Papyrus是我最近為新手機買的PIM程式,它使手機的Calendar介面更像PPC的,和手機的按鍵加在一起,查看或輸入項目時更加得心應手(手:單手操作也),扣除網上拆扣,這一百塊花得很值。它也使我更加常常把日程編入手機和電腦裡。不過,卻發現原來我的schedule也排得挺密密麻麻的,各天有各式各樣的工作、事情,趕起一個項目又有下一個,調動硬盤和數據,甚至等到晚上為要接一通從歐洲打過來的電話,在公司加班之後總要追電車或者巴士回家。若然七點前離開公司,多數是為了要去別的地方,趕著去見醫師、過海去演唱會、或者拿電路版去修、去上圍棋課、又或者應朋友的邀請去唱K飲野吹水,當然少不了去看看裝潢的進度和情況,而且常常有像為了取回卡著的記憶卡而拆散一台筆記本電腦這類花掉我剩餘的休息時間的麻煩事情。

忙翻了,最明顯的症狀不是在公司打瞌睡,這只是精神不足,最明顯的症狀是我「回家」時會上了還在裝潢中的家,而非在旁邊暫住的地方。或者乘電梯時按了以前的樓數,還懞懞地行出了電梯、拐過走廊,直至看到不認識的大門才……噢去了奇怪的地方。

難怪有朋友常常對我說:這樣趕對身體不好。

充忙:充實的忙碌;匆實:匆忙但實在。
但這樣子總比去年今日為好吧,至少「忙得有道理」而非「發呆妄想超無奈」,至少,這樣說還能安慰自己一下,一下而已。

Sunday 9 September 2007

高達無雙,turn a暴走

Original Mode - Turn A Gundam (Lv9) 第四版,打武者高達,四個打一個:Turn A、卡碧尼兩部、ZZ,基本上武者高達是被圍毆,基本上武者高達是被炒菜般不停地炒起,基本上武者高達是沒有還手的時候,基本上武者高達是被虐殺。

基本上,我是連畫面裡有什麼都看不清,其餘四部機都是大型機體,堆在一起,亂得一團糟,我只有不停地斬斬斬,又劍又槍又流星鎚,儲滿了SP就放月光蝶,在空中亂飛亂射。超混亂,勁恐怖。

語文能力

最近某圈子裡出現了小風波,挺有趣的。話說有人想要一首歌的mp3,某人回覆他的電郵時同時提出了版權問題和文法問題,被指責的人卻著眼於文法問題上,藉口推搪「大家該相親相愛」而可以忽視語文能力問題。哈,那香港何不「尊師重道」,推翻基準試,任由一些不合格的老師繼續教導社會的下一代呢?

語文能力,唔,有趣。有次跟老頭子吵架,事緣我投訴他的字很草很難看,他說這是因為我不懂得中文,我差點想說「對呀,我中文頂多只有中五程度,會考D級,之後去了外國,宜家唔中唔英唔廣東話」。更有趣的事是有些朋友都驚訝我的中文能力好。矛盾的評語。

其實我很注重語文能力,尤其是書寫能力,每當看到自己或別人寫錯別字或文法出錯時,便會覺得很礙眼。為什麼?都是託會考的福,練出會挑錯處的金睛火眼。從實際應用層面來說,錯別字或錯文法能使意思扭曲而無法解讀或解讀錯誤,而後者比前者的破壞力更甚。例如「長情」是什麼意思呢?是指感情吧,「以下是某事的長情」指的又是什麼呢?「長情」、「長程」、「詳情」,發音一樣,意義不同,我想沒有人會不同意吧。那為什麼會用錯呢?

現今社會充滿著文法陷阱,報章雜誌網上論壇裡錯別字比比皆是,人人耳濡目染,隨隨便便,破壞了自己的語文能力,然後讓人看他們的錯字錯文法,惡性循環。錯了也不是什麼事,學習更正不就好了麼?為什麼這樣不願意被point出來呢(註一)?是因為不以為然?是因為不能接受承認自己有錯?是因為能力不及而沒有(無法)更正別人所以別人也不應該更正自己?

唔,有趣、有趣。

註一:point,原本寫作「指正」,但我不能肯定這詞語是否別一個錯別字:指証。用「指責」也不對,所以,算了,用英文。

後記一:大陸同事最近常寫錯別字,我很想破口大罵,可惜A、他們不在香港,B、他們聽不懂廣東話粗口。令人這麼討厭是因為A、他們寫錯字讓人看得一頭霧水,B、我忙得快要發瘋時還要看他們奇怪的文字,C、他們的同音錯別字是國語而非粵語。

後記三:身為一個專業的programmer應該對解讀的正確性及準確性有很高的要求。當程式本身是無法解讀時,compile會失敗,但也算是很理想的情況,至少知道有問題存在。最糟的情況是解讀錯誤,即執行時才發失錯誤或非按預期執行,這是bug。

後記二:讓我說說一個胡亂作答的解析(考試時胡亂作答比不作答要好)……打錯字了,應該是解釋。人的自信心越來越脆弱,因為經不起考驗和挑戰,任何風吹草動都足以摧毀它,所以要好好保護它,任何人說自己的不是時,即時反應是築起圍牆。情況就如肌肉一樣,沒有鍛練便會變得弱小,接受不了任何體能的考驗;但不接受體能的考驗,無法鍛練,是不會變強的。問題是,為什麼不能接受考驗呢?一字記之曰:懶。

facebook引申的反思

今年七月下旬,趁著空閒時期,加入了facebook。這事之前提過了(參閱「facebook」)。就在我加入之後,一群被認定為「老餅」的(其中包括我在內)紛紛加入facebook,原因明顯不過:要跟已加入、被認定為「非老餅」的另一群人連絡上。事隔一個月,又有另一群自認為「老餅」的人(其中不包括我在內)紛紛加入facebook,原因不明,大概是人有我有這種羊群心理。

對於facebook的理解,各有不同,其中某屬於後者老餅群的人認為它是電郵的代替品,是「不讓別人得悉自己電郵的情況下,別人也可以留訊息給自己」的一種工具。老實說,聽到後我心裡大笑不已,不過也難怪此人有如此想法,當他得悉我學圍棋時,他曾經說過「跟電腦AI下會學壞手勢,網上跟高手下棋會把對方悶死,跟低手下棋只會令自己什麼都學不到」之類冇「能」不負責任且令人火大的說話。

曾經有人向我介紹facebook時,說這是讓大家公開溝通的渠道,互相可以知道大伙的對話,也可以中途加入,更重要的是它填補了MSN(註一)和電郵的不足:即時對話的限制(註二)和信件形式的規律。由於它不是IM(instant messanger),所以從來沒有即時對話的概念,反而令人覺得跨時區的對話更舒服;由於它不是電郵,所以沒有上下款格式、沒有回覆的期望,反而令人更放心去留言或者塗鴉。

至於這玩意會否步上friendster或者classmates之類網上人際網絡社區的後塵,『新鮮過後歸於平淡』(註三),暫時不得而知,大概會與group和blog的情況相近:使用者走向兩極化,變成忠實用家或幽靈用家。我看不出誰會成為忠實用家,不過卻可以斷定誰是幽靈,在Web 2.0的年代裡,卻不會積極地向網絡作出貢獻的,不留言、不寫blog、不貼圖、不發放BT搞翻版、不上傳video等等,這些大概最終會成為幽靈吧。

換成公司角度來看,默不作聲、沒有意見、沒有input、踢一下郁一下的員工,最終大概只會被視為工具而非人才。(註四)

Facebook帶來的問題不是老餅與否,在街上看見阿伯阿婆用手提電話時,有誰會跑上去說「你咁老餅咪鬼用手提啦」?反而,當你看見他們拿著最新的型號時,而自己還是拿著三五七年前的型號,可能暗歎一句:咁潮?仲潮過我。

Facebook帶來的問題是個人身份資料的洩漏。早於七月尾時,CNET news.com已經發出過警告,"Facebook users open to cyberattacks, ID theft?" (by CNET news.com),我亦於八月六日放上自己facebook的notes裡。大概沒有多少人留意到吧。

在朋友的blog上我回應了這一段:「很簡單的一件事,[當你]打電話去客戶服務(什麼公司都可以),他們核對你的個人資料時,不外乎住址、電話、生日日期、和身份証號碼。哪一樣資料不是公開的?哪一樣資料你是沒有隨便給人看?不是說笑,我見過很多人把以上四樣資料放在resume裡。單單是resume就是公開沒保障的東西了吧。」

資訊發達、資訊爆炸的年代,要學懂控制資訊,尤其是個人訊息的發放,是最急切的事情。


註一:近年身邊的朋友大多都用MSN而放棄了ICQ。
註二:MSN的offline message不甚可靠,而且多數人把offline list放在一起,要留offline message其實很麻煩。
註三:基於連結的考量,恕我不寫下出處了。
註四:純綷個人胡說一番,無用深究,各處辦事方式不同,請視實際情況而定。

Saturday 8 September 2007

the trilogy - back to the future

Thanks to the facebook, I did a movies review (or movie-taste test what-so-ever) couple days ago. Which brought me a question: why Back To The Future is not listed? Since that application allows me to further add more movies to the list, I located the trilogy immediately and rated them as 5 stars (max). Then I spent my whole night up watching the VCDs of them once again. And only because of that do I realized I never watch the BTTF2 before. What a shame!

Now I could tell the differences of the DeLorean in different part of the movies. And also got my attention on Lea Thompson, besides Michael J Fox and Christopher Lloyd. I didn't quite notice that the old Lorraine was actually played by Thompson, the young Lorraine. Their elder effect make up really great (respective to the time being).

Out of curiosity, I checked out the Net for information for the series. The Internet Movie Database got quite a lot of information and spent me two days to read them all:

Back to the Future (1985)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 (1989)
Back to the Future Part III (1990)

I read all trivia, goofs, quotes and FAQ of them. Reran the movies side-by-side (using QuickTime Player) and saw more than I had ever seen. Like, in a re-shot scene of BTTF2, Thompson had grow up noticeably than that back into BTTF. Michael J Fox, however, has less differences except his hair.

This is just incredible. Never, ever, being so fascinated by a movie/series (would this be a little bit too over if I said this is thing is better than Gundam? well, a little bit). I'd probably get myself a box set of trilogy DVD later, to view again in a higher definition.

Wednesday 5 September 2007

Nokia Map Loader

One of the must-download item from Download! PC is the Nokia Map and Nokia Map Loader (later on, I found it these can be download directly from here without using the Download! PC client).

This is cool, despite of it's kinda slow and large in size, that you can have maps of nearly all famous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for FREE. The down side, especially to Chinese, is that the map are mostly in English (not localized). I got a problem when using it in Macau. But, after all it is free. What do you expected?

工和酬

18/07/07

早前一批醫護人員要求「同工同酬」,搞了個示威遊行之類的(註一),「同工同酬」是一個合理的要求,當然最好是「少工厚酬」吧。但「同工同酬」有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就是它只定明「同工」的話,必需「同酬」,而且背後具有地區性限制。舉個例子,香港一個初入行的編程員基本月薪是一萬,大陸相同職位的為二千,工作一樣,薪酬不同(註二)。再舉個例子說明何謂結構性問題,沒有地區差別,假如全港老闆都只offer編程員基本月薪五千元,那不管同工與否,已算是同酬了吧?然而員工很難生存的(註三)(註四)。

不過,在商業社會裡,薪酬不是和工作直接掛勾,反而與工作所帶來的利潤/利益回報有關。所以,該爭取的是「同工同效同酬」,即是說,兩份工作都會為其公司帶來相同收益的話,回報應該相同的。只是,並非所有老闆都會願意回饋員工的,最令人氣頂的莫過於兩種:每年小幅度加薪(2-3%)、全公司不論表現劃一加幅。

而且香港人也很現實的,所以為了爭取最基本的「多勞多得」,就會定期或不定期出現轉工潮。到底有幾多人可以一份工打一世呢?


註一:我很少定時地看新聞,所以若有出錯,旦說無妨。
註二:工作一樣只是理想而已,實際情況當然並不相同,例如寫曲速度不同。
註三:雖說很難生存,但不一定生存不了,只要足夠衣、食、行便好了,香港大多數二字頭的還是黏著父母住在一起,省不少租屋錢。
註四:全城低酬難以長期發生,除非該職位無法產生足夠利潤。低薪會先引發轉行潮,之後供不應求便會出現加價搶人潮,吸引新人舊人投入該行業,直到供過於求後或薪金成本過高,沒有再升高的承托力後,struggle一段時日後薪酬漸趨穩定。呀,怎樣好像股市一樣?

hit and run


看,這東西多可愛!曉得扒在攬枕上,還會傾電話,而且才賣個一百六十九,看見也令人火大吧。
導師說:該教訓時就得給對手教訓。
所以呢……

吃一記左拳!

再來一拳!以後記著不要扮可愛了。

之後,當然是逃之夭夭。

1)跨港而來。
2)作案時刻。
3)目擊地點。
4)逃走方向。

70506120

Tuesday 4 September 2007

保留

不是打算說什麼一天裡該保留多少時間給家人、自己、或誰,至少我沒這種資格。只是在想,有多少東西會被保留?四次搬屋,空間越搬越細,所以我就是喜歡iMac和手提電腦:省地方。

我小黑的硬盤只有40G,被騙人的數學和IBM Recoverary割去了兩成,實際只有31.2G;被XP及IBM工具之類又割去了很多,加上工作用的程式、SDK、自己的文件、公司文件,早幾個月前還剩下3到4G,上個月2G,今日1.18G。空間危機。

約莫去年十月,我工作了兩年半,Outlook Express電郵加起來才不過1G,今年四月左右突破2G,今日3.34G,上升速度驚人。所以我常常說,電郵沒特別需要不要用HTML格式,純文本不是很好嗎?因為這些電郵都是關係到工作,不能隨便刪除,即使顯然有很多都是無謂,例如一天內收到了三五個包著程式的電郵,之後又說「唉喲,發錯了,再發」這些。不過,沒空去處理。

把Browser的Cache清一次,1.49G,空間上升三成,救回300MB、1%總空間、或半張光碟。少得可憐。

跑到Outlook的資料夾裡看,240MB,我彷彿看到可以宰殺的對象。跑入Outlook裡看,最大的是Inbox和Fellowship。在Inbox裡把沒用的電郵給刪呀刪,什麼mac group、yahoo auctions、大學alumni之類,由55M減至45MB。之後轉入Fellowship,三年許便有80MB的電郵。心想,都是這過期的電郵,沒用又大份,於是開始進行大刀闊斧的清理,按發信人的名稱排列,毫不猶疑,一片一片的砍下去,Outlook彈出一個又一個「deleting...」的dialog,在証明著它花很多時間去刪除很多、很大的東西。除了提示網上相簿的郵件之外,沒有保留價值的都被一一割去。直至,遇上某人n年前發出的生日道賀電郵,原來曾經有人發過這樣的電郵給我,原來我老早就很會公事化地回覆,原來。。。原來還有些東西,遇上時,下不了手的。

Outlook Properties裡的Folder Size由原來的180MB減到125MB、80MB的Fellowship folder減到不足6MB。又把一堆文件給刪了,空間上升至1.88GB。証明了什麼?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什麼值得保留呢?

Monday 3 September 2007

威力

做編程時,總會加入各式各樣的debug message,以Symbian系統,我們用的方法是把debug message(或稱debug log)寫入一個純文本。它不單止提供檢測的資訊,它的威力在於它能夠拖慢程式數以百倍、拖你十數分鐘,甚至一日。

200709032242的一段MSN記錄:
「被一句debug message浪費了十分鐘」
『不要緊, 我被一個debug build浪費了一整天』
「我要一部更快既電腦,我要一秒內load起個epoc,雖然宜家25秒load起,比以前P4時分幾鐘快,但我要再快D既sata」
『你要iRam, ram 扮hard disk果D』
「未至於那種豪華。要core2duo 2.4G, 4G ram, 120G SATA SXGA+ BT2.0‥‥應該會很貴吧」
『咪玩啦, 4G Ram, XP 去唔去到都成問題... vista... 你會用嗎』
「不,我會在mac上行parallals裡跑xp」
『做得好』

看來這就是無止境追求速度的原因吧。

後記:我居然又在想是否要自己掏腰包花兩萬元買台筆記簿上班用,而且已經有了型號:T61或MacBook Pro。開什麼玩笑。

依然在

今日瘋狂寫code(已經遲了兩個工作天),邊寫邊做測試,即使未完成,還是不能忘記要測試。寫code時,不少得iPod和我的hifi耳筒。彷彿雙耳被蓋著後,意志才會被綑綁集中於螢幕上,頓時14.1"的SXGA+大了不少,旁邊的15"XGA好像沒存在過了。下次或者要用上頭盔。

麻煩的事情、奇怪的API、複雜的做法,很討厭,什麼時候才完成?心中正納悶著,突然,聽到這一首歌:《依然在》(見留言)。是在鼓勵著我嗎?它在說『加油,打低XML!』嗎?

在MSN上跟朋友說了,她說『沒有那麼無奈吧?…』「捱過這一關終於可高叫吶喊」『人生有好多關,你指是工作嗎?』「好多。工作,財政,拍拖」『想來想去也是這樣,不要去想,隨著它過,開心也是這樣,不開心也是這樣,想來想去也不是如此』『你好多job要做..仲想那麼多..會壞腦ga』

可能早就壞腦了。

想起「Gundam壞腦研究室」。離題了。

結果,晚上九時,我「依然在」公司。

身價

自從由北京回來,就在想如何計算自己的身價?例如說,見工時該向對方提出多少,看看他又會「回」多少。到了現在(沒有搵工的日子第1235日,真的),又該如何去衡量呢?除了看看公司肯付出多少作自己的人工外,以前我會以發卡中心所批核的信用額作標準之一,看看財務機構以其廣泛應用於全港市民戶口的批核制度及計算方式所得出的答案。由於沒法子和別人比較,所以多數以時間來比較:什麼時候銀行會提高我的信用額呢?

不過,後來我發現了一些事:
一、有些公司會因為我少用或停用其信用卡,而無故提高我的信用額;
二、信用額提高使我所需要承受的風險增加,不是我會無意識下胡亂花錢(註一),而是假如丟了銀包的話(註二),可能被冒簽的金額太高。
三、起初信用額大約和人工相同或半倍(X1.5),但以後不會逐年提升,因為我從來都懶得向發卡中心更新資料(太多卡、太花時間,我也忘了哪些還沒更新過),有些到現在還是記錄著我四年前那份工作和那低得嚇人的薪金呢。

這兩年,我家打算裝修,我需要吐十萬元出來。哪來這份錢?當時我全副身家大約就只有那麼多,所以我打算外借(集資)。因為當時股市太好,我粗略算過,向銀行借錢分三四年攤還,而其時把所有剩餘的金錢都堆到股票基金上,後者的升漲比前者的利息還要高,足夠還利息之餘又有錢賺,除笨有精。漸漸留意著銀行「自動批核」的私人貸款金額,可惜,它們都只肯批出一兩萬元,杯水車薪,尤其是過去一年升職加薪後,這數目就顯得更「渺小」了。

上月總算有點進步了,或許獅子銀行見我放了廿萬在儲蓄戶口(那是全家集資的裝修基金),就向我發出$45000的私人貸款額。今個月更有意外的驚喜,銅錢銀行向我發出$75000的私人貸款額,可能它們終於發現了我的出糧記錄吧了。終於升價了!

不過,又不是送我$75000,標榜所謂零利息的卻又收取手續費,所以,遇上短期的周轉不靈,我還是向最熟的親戚借。


註一:即使我擁有十多張信用卡,但「先花未來錢」這一點對於我來說,從來都不存在,一張卡、十張卡都沒有任何超支的問題。
註二:雖然十多年來從來沒有丟銀包的記錄,但世事難料,凡事作最壞打算,比較安心。

irony of life (forward)

昨天收到契囡轉發過來的電郵,頗有趣的。

IRONY of life

Men:
  1. All men are extremely busy.
  2. Although they are so busy, they still have time for women.
  3. Although they have time for women, they don't really care for them.
  4. Although they don't really care for them, they always have one around.
  5. Although they always have one around them, they always try their luck with others.
Women:
  1.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for a woman is financial security.
  2. Although this is so important, they still go out and buy expensive clothes and stuff.
  3. Although they always buy expensive clothes, they never have something to wear.
  4. Although they never have something to wear, they always dress beautifully.
  5. Although they always dress beautifully, their clothes are always just "an old rag".
  6. Although their clothes are always "just an old rag", they still expect you to compliment them.
  7. Although they expect you to compliment them, when you do, they don't believe you.
Wisdom:

When I was married 25 years, I took a look at my wife one day and said, "Honey, 25 years ago we had a cheap apartment, a cheap car, slept on a sofa bed and watched a 10-inch black and white TV, but i got to sleep every night with a hot 25-year-old blond.

"Now we have a $500,000.00 home, a $45,000.00 car, nice big bed and plasma screen TV, but I'm sleeping with a 50-year-old woman. It seems to me that you are not holding up your side of things."

My wife is a very reasonable woman. She told me to go out & find a hot 25-year-old blonde, and she would make sure that I would once again be living in a cheap apartment, driving a cheap car, sleeping on a sofa bed and watching a 10-inch black and white TV.

Aren't older women great? They really know how to solve your mid-life cri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