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公司的洗手間裡添置了抹手紙機,雖是一個不環保的發明,卻不會加重公司不環保的罪孽,因為未有它以先,大家都是狂扯廁紙捲之抹之並棄之,廁紙彷如「冇價」(zero-value),扯廁紙手勢尤如馬達。
談起公司環保問題,不得不提洗手間的慳電膽。似乎並非人人都認識慳電膽的特性,以為經常關燈就等於慳電,其實不然,慳電膽裡有一個starter,用來撻著慳電膽的光管,而這東西是有使用壽數,撻得多死得快。慳電膽起動瞬間需要比平常更高電力,唯光管開期使用時比一般燈膽慳電。故,慳電膽只有在長開不關下才能慳電。這是我所知的事。
但每天出入洗手間最少五十餘人次(不計算會使用男廁的女生,平均每人每天上廁所三四次),大概是撻得多,洗手間的燈膽都極速壞掉(當然不排除是次貨)。通常壞了卻遲遲沒有人去更換,結果大家便要摸黑上廁所了。最慘的是當它半壞不好時,starter半死時,慳電膽都會閃過不停,使人有頭暈作嘔的感覺。
其實慳電膽很長壽,我房間的慳電膽用了四年。四年沒換過燈泡,我想我快要忘記如何換燈泡。扯遠了。
要改變一群人的習性,難矣,還是自己做點事吧,例如減少用抹手紙,帶自己的手巾。
家裡剛好有一餅壓縮毛巾,掉下水就會發脹解壓,蠻好玩。可惜是家裡的洗手盤老化,留不住水,於是隨手找來個拳頭般大的膠盒,正合用。任它浸在盒子裡一小時,毛巾吸滿了水,發出微微濕毛巾的毛巾味,令我想起一些小學的片段。
以前上學時會帶著兩個盒,一個用來塞波蘿包(對,是塞,所以我一直以為波蘿包是正方形的),另一個放著一條濕毛巾。夏天熱呼呼時,用濕毛巾抹臉抹汗,很涼快。那個時代手提電風扇還未普及,只屬富家子弟的玩意,手裡有大紙扇已很不錯。放學時校巴裡熱得像火爐,那時,有位老師跟我說「心靜,自然涼」,一試不虛,只是今時今日想做到「心靜」似乎比當年難。(要是有人再跟我說這話,我會回一句「心涼,自然靜」。)
其實,要生活過得舒服,還有很多方法,除了冷氣以外。但,怎麼好像不能再過十多廿年前的生活模式呢?是習慣了倚賴科技嗎?晚上偶爾會坐電車回家,不一定只是慳錢,而是希望重拾那久遺的生活感覺。
後記:隨意作了一句「由金鐘搭電車到則魚涌,無空調,唔覺熱」,大概是受詹瑞文棟篤笑舞台劇《男人之虎》的影響吧。記得有一段扮成龍是這樣的:「由四十樓跳落黎,無威也,唔受傷;在屯門公路上,由一架巴士頂跳到另一架巴士頂,無八達通,唔俾錢」,引來全場笑聲。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